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老熟女-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中文无套内谢少妇视频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淺論“憲法制定權”

    [ 徐升權 ]——(2003-11-2) / 已閱27646次

    淺論“憲法制定權”

    徐升權(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210046)


    憲法制定權(簡稱制憲權)理論起源于古希臘、羅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紀的根本法思
    想。是憲法問題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正確認識憲法制定權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整個憲法
    理論體系,有助于我們客觀地分析憲法現象及其憲法運行的整個過程。
    一, 制憲權的概念
    在法學理論界,對憲法制定權的概念,學者們有不同表述。如:韓國學者權寧星認為:制憲
    權具有兩個方面屬性:一是事實上創(chuàng)造的力量,即創(chuàng)造憲法的力;二是把憲法加以正當化的權
    威性,即制定的憲法具有合法性和現實基礎①。也有學者認為制憲權就是制憲主體按照一定原
    則創(chuàng)造作為國家根本法的憲法的一種權力②。還有學者認為制憲權是指統治階級按照一定的法
    律程序,通過立法機關創(chuàng)造憲法的活動③。以上觀點都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處,但是也都有準
    確之處。
    憲法制定權應該是以限制政府權力、維護公民權利為目的的制定一系列將有可能被賦予最高
    法律效力的條文規(guī)則的權力。當制定出的條文規(guī)則被公眾認可即被賦予了最高法律效力,則成
    為憲法規(guī)范。反之,若未被公眾認可,那些制定出的條文規(guī)則就不能被稱為憲法規(guī)范,此時的
    制憲權行使就沒有產生憲法。故憲法制定權只能是制定那些有可能成為憲法規(guī)范的條文規(guī)則的
    權力。
    對于要更好的理解制憲權的概念來說,明確制憲權、立法權與修憲權的關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1. 立法權與制憲權
    立法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立法權是指制定憲法及其他法律規(guī)范的權力。廣義的立法
    權中包含了制憲權。狹義的立法權是指憲法確認的制定部門法的權力。此時的立法權是以憲法
    的存在為前提的。因而制憲權成功行使即制定出被公認的憲法是狹義立法權存在的前提。
    2. 修憲權與制憲權
    修憲權是指對憲法進行變更、添刪的權力。修憲權的存在也同樣要以制憲權的成功行使為前
    提條件,且制憲權是修憲權的原始權力形式。修憲權是制憲權的一種繼承和延續(xù)。制憲權行使
    成功就有了一部憲法的產生。一國不可能有多部憲法,故此時制憲權雖然仍然存在但是卻成為
    靜態(tài)的權力即此時不直接被行使。制憲權開始通過轉化成修憲權來被行使。
    修憲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是說修憲權行使時的指導原則可能和制憲權的行使指導原則有
    差異。畢竟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原來制憲權行使的指導原則有可能已經不再適應社
    會實際,從而需要更新。因此修憲權有時會在一新的指導原則的指導下被行使。
    二, 制憲權的基本特征
    對于理解憲法制定權,僅掌握其概念是不夠的。能從制憲權的性質分析中觀察其基本特征是
    很重要的。
    1. 制憲權的廣泛性與集中性的統一。廣泛性是指享有此權利的主體是廣泛的。在我國,每
    一個公民都享有制憲權。只有公民普遍享有制憲權才能夠確保廣大人民的意志體現在制憲權行
    使之中。而享有制憲權并不意味著要直接行使制憲權。在大多數國家中,享有制憲權的公民授
    予某特定群體去直接行使制憲權,這乃是制憲權集中性的體現。
    2. 制憲權的短暫時限性與長期存在性的統一。制憲權并非一直處于行使狀態(tài)。當制憲權的
    行使得到了一部公認的憲法以后就將經歷長期的停止行使狀態(tài)。但是停止行使不代表權力的消
    失,因為它只是從行使的動態(tài)轉化到了存在的靜態(tài)。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通過產生法律效力
    的憲法產生了制憲權的變形——可以替制憲權完成確保憲法適時的任務的權力——修憲權。修
    憲權的長期存在從側面表明了制憲權的長期存在性。
    3. 制憲權的依賴性與獨立性的統一。由于制憲權的享有主體為全體公民而行使主體為某特
    定群體,故該群體行使的制憲權必須依賴于廣大人民的賦予。而廣大人民的制憲權要得以實現
    又依賴于該群體代表他們去進行行使活動。因而執(zhí)行權的享有主體與行使主體之間有不可分割
    的依賴性。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